2月21日,记者从2023年全省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获悉,截至2022年底,贵州已开通跨省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医疗机构2761家、高血压糖尿病等5种门诊慢特病医疗机构187家、门诊医疗机构1684家、药店12835家,群众就医购药更加高效便利。
提升干部队伍能力。各级医保部门积极作为,横向、纵向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动,顺利实现人员划转,通过招录招聘、公开遴选等方式,不断充实力量,全省医保干部队伍不断壮大。2021年,深入开展“作风建设年”行动,按照“干什么、训什么”“缺什么、补什么”的原则,建成了一支想干事、能干事、干成事的过硬队伍。目前,全省共有编制3699名,在编3379名,45岁以下占68.87%,人均服务1.34万参保群众。
提升医保信息化水平。率先上线运行国家医保信息平台,实现医保信息系统从“离散化”到“整体化”的转变,纵向连通省、市、县、乡、村五级3.6万余家定点医药机构,横向覆盖全省4200万参保群众。2021年,六盘水在全国第一个通过编码贯标验收。2022年,贵州成为全国第四个完成国家平台验收的省份,创造了“平台建设周期最短”和“验收整改问题最少”两项纪录。基于医保电子凭证,推动网上大厅、医保APP、微信公众号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,在9个市(州)55家医疗机构开展医保移动支付应用。截至2022年底,全省医保电子凭证激活3457万人,激活率82.09%,累计结算超5730万笔。
提升医保公共服务能力。2021年,我省率先开通12393医保服务热线,累计解决群众困难36万余个,得到国家局胡静林局长的高度肯定。率先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定点医药机构标识标牌,实现3.6万余家定点医药机构一个样。率先推出医保参保人短信服务,累计推送短信1.2亿余条,得到了国家局高度肯定并向全国推广。实现“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登记”“参保信息变更”等28项“全省通办”、7项“跨省通办”。上线新版“贵州医保”微信公众号,实现参保群众就医购药“网上办”。
提升异地就医服务质效。2022年,全面取消省内住院异地就医备案,简化跨省备案手续,开通电话等备案服务,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“县县通”,基本解决了群众跑腿垫资难题。2019年以来,贵州省作为参保地直接结算102.56万人次,医疗总费用76.90亿元,医保报销49.46亿元;贵州省作为就医地直接结算61.62万人次,医疗总费用15.94亿元,医保报销9.50亿元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